健康知识

细菌易引起食源性疾病,孩子吃鸡蛋当心沙门氏菌!

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6-07


沙门氏菌容易通过接触、摄入受污染的蛋及蛋制品等导致孩子感染,是被忽视的危害儿童健康的“元凶”之一。


沙门氏菌感染症为人畜共患感染性疾病,主要由食用遭受污染的食物导致,是许多国家食物中毒的重要病源。典型症状包括发热、恶心、呕吐、腹泻及腹部绞痛等症状,通常在发热后72小时内会好转。婴儿、老年人、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则可能因沙门氏菌进入血液而出现严重且危及生命的菌血症,少数还会合并脑膜炎或骨髓炎。


中国疾控中心监测数据显示,我国由细菌引起的食源性疾病事件中,沙门氏菌占比约70%-80%,鸡蛋是主要沙门氏菌感染源。近日的首届沙门氏菌预防与健康促进专家研讨会上,来自中国疾控中心、江南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等的专家倡议,家长要注意预防沙门氏菌对儿童健康的侵害,社会各界要携手做好预防沙门氏菌危害的健康科普,提高大众食品安全防护意识。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统计,每年约有1.15亿人因沙门氏菌患病,其中包括37万人的死亡。沙门氏菌是一种常见的食源性病原菌,尤其对儿童健康影响较大。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研究员闫梅英提醒,夏、秋两季是沙门氏菌感染的高峰,5岁以下的婴幼儿感染较为普遍。鸡蛋容易受沙门氏菌感染,可选择“无菌蛋”“清洁蛋”。


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感染内科副主任医师郭凌云提醒,大部分儿童感染沙门氏菌后会出现轻症胃肠炎的表现,1/4左右的孩子症状较重。如果孩子出现持续性发烧,应及时就医。


预防沙门氏菌


大多数沙门氏菌感染是由受污染的食物引起的。降低感染沙门氏菌风险的最佳方法是遵循良好的食品安全措施并采取措施防止食物中毒。四项食品安全规则:


  • 清洁:经常洗手和切菜板和台面等表面,并在流水下冲洗水果和蔬菜。

  • 分开:对生肉、家禽和海鲜使用单独的砧板,并将这些物品与其他食物分开,避免交叉污染

  • 烹饪:确保将食物烹饪到推荐的内部温度以杀死细菌。

  • 冷藏:将冰箱温度保持在 4度或以下,切勿将易腐烂的食物放在冰箱外超过两个小时。在冰箱或微波炉中解冻冷冻食物,因为将食物放在柜台上解冻会使细菌迅速繁殖。


还要记住,在使用厕所或换尿布后要彻底洗手,在与动物接触后也要洗手。


信息来源:健康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