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6-02
近期,JAMA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克利夫兰诊所的一项研究,在新冠疫情期间,心碎综合征发生率是疫情爆发前的4~5倍。
心碎综合征又称Takot-subo综合征,是一种因重大事件打击引起极端情绪的左心室短暂性局部收缩功能障碍,通常会引发胸痛、憋气、呼吸短促等症状。虽然患者心脏通常没有明显的器质性病变,但那种痛起来的感觉就好像心真的碎了一样。
心碎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类似于急性心肌梗死,通常由强烈的情绪或躯体应激诱发。最常见的物理触发因素包括手术和急性呼吸衰竭;最常见的情感触发因素是亲人的死亡、关系冲突、恐惧、愤怒和焦虑。精神或神经系统障碍患者可能易于发生。
心碎综合征最常见症状为胸痛、呼吸困难和晕厥,分别占所有症状的75.9%、46.9%和7.7%。约10%的患者可能出现低血压、肢体发冷、少尿或呼吸窘迫、精神状态异常等休克表现。
绝经期女性心碎综合征的患病率更高。女性患心碎综合征的比例是男性的7.5倍,并且常见于绝经后女性。相关研究表明,约90%的心碎综合征患者,是绝经后的女性(交感活性增强、内皮功能障碍、焦虑、抑郁、睡眠障碍)。尽管男性患病率总体比女性低,但男性心碎综合征更有可能由物理应激源触发,更容易出现死亡。
如何区分心碎综合征与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器质性心脏病是指由于某些原因导致心脏的组织发生病理性改变的心脏病。心碎综合征作为应激性心肌病,虽然病症与器质性心脏病相似,但仍有细微差别。
如心碎综合征患者多没有心脏病发作史,诱因常为精神刺激,发作时疼痛较重,有憋喘、呼吸困难的现象,且仅靠自身缓解速度较慢。
而具有病理性改变的器质性心脏病,如冠心病、风湿性心脏病、心肌病等,诱因常为运动、劳累或者药物的变更,表现为急剧且短暂的心绞痛发作,但会快速缓解。
居家预防措施
心碎综合征的恢复情况目前在学界还有争议。有的观点认为,心碎综合征患者恢复情况良好,约95%的患者可在几周内恢复完全的心脏功能。
根据一项系统回顾和荟萃分析,该研究从1600多名心碎综合征患者中收集了数据,发现复发率较低,年发生率约为1.5%,而6年时的复发累积发生率约为5%。但其他研究并没有这么乐观。
2017年发表在《循环》杂志的一项研究提示,心碎综合征有长期持续的临床表现,将来可能逐渐发展为持续的、长期的心力衰竭。不管恢复得快还是慢,情绪过于激动都会损伤心脏和身体。
01
加强情绪管理,了解自己的情绪
情绪会随着人物、事件、环境等短暂变化,尽量避免大喜大悲的情绪起伏,积极乐观地看待世界。培养有助于稳定情绪的爱好,也是加强情绪管理的好法子。
02
学习宣泄情绪
多沟通,学会倾诉,不要把所有想法、情绪都憋闷在内心;想笑就笑,想哭就哭,眼泪会带走因负面情绪而分泌的化学成分;腹式呼吸,一吸一吐,吐出忧愁与烦恼;身体放松,运动起来,跑步、太极、打球等运动都十分有益。运用这些方法,可以帮助我们在转移注意力的同时释放情绪、稳定情绪。
“心碎综合征”患者大多有抑郁症、焦虑症。无论我们有没有心理疾病,都要尽可能避免强烈刺激,以减少患该病的可能。若感到心理、生理不适,应尽早寻求专业人士的帮助。
文章参考引用:
【1】阳全.什么是心碎综合征[J].保健医苑,2020,No.210(12):36-37.
【2】王麒嫣,朱思田,叶琳等.伤心过度真的会“心碎”吗[J].家庭医学,2022,No.695(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