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3-09
泪液主要由泪腺分泌,通过瞬目作用使之扩散至整个眼表面,对眼睛具有重要的保护和营养作用。正常的眼睛表面覆盖一层泪膜,稳定的泪膜是维持眼表健康的基础,泪膜的稳定性依赖于组成泪膜各层(由外向内依次为脂质层、水液层、黏蛋白层)的量和质的正常及泪液动力学的正常,泪液质或量异常或动力学异常,导致泪膜稳定性下降,并伴有眼部不适或眼表组织病变等多种疾病的总称,叫作角结膜干燥症,俗称干眼症。
干眼轻症表现为眼睛干涩,容易疲倦,眼睛发痒,有异物感、痛灼热感,分泌物黏稠,怕风,畏光,对外界刺激很敏感;严重的症状表现为眼睛红肿、充血等,这种损伤可能会造成角结膜病变,影响视力。
根据干眼的发作持续时间可以分为一过性干眼和慢性干眼,前者表现为短暂的眼部症状和体征后很快恢复正常,后者的眼部不适症状和体征一直持续存在,是临床最常见的干眼现象。
对于干眼症,大家都不会陌生,这是种常见的眼部疾病。
强烈的阳光,空气干燥或暖炉、空调以及高原地带都可增加眼球表面泪液的蒸发。
看电视、电脑或者看书时注意力高度集中,眨眼减少且光线、距离、角度不正确,导致血管神经调节紊乱,眼球得不到泪膜的保护,加重干眼症状也会引起干眼。
长期大量使用睫毛膏、描画眼线等,都容易对眼睛造成不良剌激,引发干眼症状。
长时间佩戴隐形眼镜会加重泪液的蒸发而引起干眼。
有些老年人由于泪液分泌相对减少,加之外界因素,如患角膜退化、睑缘炎、沙眼,患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性疾病,应用安眠药、止咳剂等药物会诱发老年人干眼症。
眼部手术中表面麻痹剂、术后糖皮质激素和抗生素眼药水的应用,手术本身对眼表神经不同程度的损伤都可能导致干眼。
干眼是一种眼表的慢性病理状态,一旦确诊为干眼后,首先需要了解患者的生活工作环境和方式,如角膜接触镜配戴情况、激素替代治疗史、抗组织胺药物使用、眼部手术特别是角膜屈光手术史、吸烟和饮酒情况、睡眠呼吸暂停、计算机相关工作和空调环境长期工作等均可能加重干眼症状。其次,干眼可以分为水液缺乏型、蒸发过强型、黏蛋白缺乏型、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和混合型干眼等5种类型,其中混合型干眼是临床上的主要类型,临床眼科医生应该要确定患者干眼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进行个性化治疗。最后,合理地鉴别诊断排除因为睑缘炎、睑板腺功能障碍、屈光不正、慢性结膜炎、隐性斜视和终端综合征等导致的眼部不适,是达到干眼治疗效果的必要步骤,能提高治疗的目的性。
缓解方法
01
多眨眼
每4~6秒眨眼一次,平均每分钟眨眼10次左右。
02
远眺
观看屏幕20分钟,眼睛移开望到20英尺(约6米)远的地方,坚持20秒以上。
03
热毛巾敷眼
用40度的热毛巾或蒸汽眼罩热敷眼睛10~15分钟,可促进睑板腺分泌油脂,减少眼睛水分蒸发,缓解干涩。
04
睑板腺按摩
热敷之后可以按摩睑板腺,左眼用左手,右眼用右手,往外拉紧外眼角皮肤,然后用另一只手的食指从远处向睑缘的方向移动,按压睑板腺。每天一次或者早晚各一次,眼部有炎症时不宜按摩。
05
眼部清洁
化妆人群及时清洁睑板腺的开口,能避免发生阻塞。
06
多吃维生素A
干眼症患者需要增加维生素A和必需脂肪酸的摄入,可多吃动物肝脏、胡萝卜、鱼、坚果等。
07
中医雾化、熏蒸
选用具有润眼明目功效的中药,如菊花、薄荷、桑叶等,煎汤过滤后通过雾化、熏蒸,使药物成分直接作用于眼部。
我国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干眼病在不同省份发病率在20%~60%,并呈升高趋势。轻中度干眼病会影响生活质量,比如视觉质量下降、眼睛干涩、发生角膜上皮损害等;重度干眼还会发生角膜溃烂、角膜瘢痕等,甚至失明。因此,一旦发现干眼症状要及时规范就医。
文章参考引用:
【1】张默.眼睛干涩就是干眼症吗,如何自查干眼症[J].人人健康,2022,No.559(02):30-31.
【2】孟兆联.冬春季干眼症的防治[J].开卷有益-求医问药,2022,No.387(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