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知识

海关总署发布提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

来源:创始人 更新时间:2023-02-28

近期,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多国猴痘疫情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10个国家(地区)报告了850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包含93例死亡病例。对此,海关总署发布了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海关总署公告2023年第15号

(关于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的公告)


2023年2月15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多国猴痘疫情继续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截至目前,全球已有110个国家(地区)报告了85000多例猴痘确诊病例,包含93例死亡病例。目前仍有三十多个国家(地区)持续上报猴痘病例,其他一些国家(地区)则可能存在检测和确诊病例报告不足的情况。为防止猴痘疫情传入我国,保护出入境人员的健康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规定,现发布公告如下:


一、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的人员,如接触过猴痘病例或出现发热、寒战、头痛、嗜睡、乏力、背部疼痛、肌痛、淋巴结肿大、面部和身体大范围皮疹等症状,入境时应主动向海关申报,海关卫生检疫人员将按规定程序采取医学措施并开展采样检测。


二、来自猴痘疫情发生国家(地区)且有被污染或有被污染可能的航空器、船舶、集装箱、货物,应按规定程序接受卫生处理。


本公告自发布之日起生效,有效期6个月。


特此公告。


海关总署

2023年2月21日


“猴痘”是什么?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monkeypox virus,MPXV)引起的一种罕见的、散发的、天花样临床表现的急性传染病。它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这意味着它可以从动物传播给人类。它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皮疹、淋巴结肿大,部分患者可出现并发症,包括皮损部位继发细菌感染、脑炎等。


“猴痘”的传播途径主要是?


  • 病毒经黏膜和破损皮肤侵入人体。主要通过接触感染动物的呼吸道分泌物、病变渗出物、血液、其它体液,或被感染动物咬伤、抓伤而感染。


  • 人与人之间主要通过密切接触传播,亦可在长时间近距离接触时通过飞沫传播,接触病毒污染的物品也有可能感染。


  • 病毒还可通过胎盘从孕妇传播给胎儿。


“猴痘”的临床表现


猴痘病毒感染可分为三个阶段:


  • 潜伏期约为8-13天,有可能长达21天。

  • 发病期(0~5天),特点是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痛(肌肉疼痛)以及倍感无力(精神不振),其中淋巴结肿大是猴痘的一个显著特征。

  • 皮疹期皮疹通常在出现发烧后1-3 天内开始,往往更集中在面部和四肢,口腔黏膜、生殖器和结膜以及角膜同样受影响。皮疹的变化从斑丘疹(底部扁平的病变),一直到小水疱(充满液体的小疱)、脓疱,大约10天左右伴随而来的便是结痂。可能需要三周时间结痂才能完全消失。


猴痘的并发症可以包括继发感染、支气管肺炎、脓毒症、脑炎以及可随后造成视力丧失的角膜感染,甚至死亡。


“猴痘”有治疗方法吗?


猴痘症状常常自行消退,无需治疗。重要的是要小心处理皮疹,如果可能的话让它干燥,或者如果需要,用湿润的敷料覆盖以保护该处皮肤。


要避免触摸口腔或眼睛中的任何溃疡。可以使用漱口水和滴眼液,但要避免使用含可的松的产品。


对于重症病例,可推荐使用牛痘免疫球蛋白(VIG)。2022年1月,一种用于治疗天花的抗病毒药物也被批准用于治疗猴痘。


来源引用:海关总署、科普中国等